时间:2023/5/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最近,陕西省榆林市、汉中市、兴平市等多地传来消息,大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榆林关停学科类机构还一度窜上了热搜。

▼榆林市

7月14日上午,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从陕西省榆林市教育局获悉,目前全市各县区正在全面关停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当地教育局最新回应:网上消息系不实消息,应该是暂停暑期期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而不是全面关停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泾阳县

咸阳市泾阳县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根据上级文件,7月13日起,义务教育阶段文化课类的培训机构全部关停,艺术、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未经审批不具备招生资格的全部依法予以关闭取缔,具备办学资格的予以规范整顿。

▼兴平市

网上流传的兴平市机构的聊天截图显示,陕西省全省都在收集各培训机构的基本5项数据,也从另一面验证了陕西省已经展开了对教培机构的整治。

▼汉中市

汉中市南郑区教育体育局明确通知:暂停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要求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学前段幼儿的学科类培训一律暂停,已收取培训费用的据实结算。

▲网传文件截屏

河南省

河南省教育厅发布通知,要求各地于7月11日前上报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进展情况和相关数据,同时规定以后各地要于每月18日前按时上报,基本明确了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化和规范化。

新乡市教育局:政策属实,但目前还没有公开

7月6日,有报道称,河南新乡市教育局于7月5日发布了针对校外教育培训的《通知》提出:

学科类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暑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集体补: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要依法依规开展培训,不得以“素质拓展”、“思维训练”等其他名义超范围开展学科类培训。

7月9日下午,求证,工作人员称:“政策属实,但目前还没有公开。目前并不知道具体的实施时间。”

安徽省

7月8日,安徽巢湖市教育体育局发布年暑期校外培训机构一律不得面向小学初中学生开展学科类培训的通知,其中,7月9日前在合肥市校外机构预缴系统发课的培训机构,可以培训到8月20日结束。从9月1日起,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面向小学和初中生开展学科类培训。

云南省

7月8日,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下发了《关于暑期间禁止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的通知》,要求暑假期间严禁学生参加学科类培训即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等,体育艺术类不受限制,具体方案仍需等待制定后再下发。若已经收取学生费用的,请及时清退。但具体落实情况暂不明确。

山西省

7月8日,山西省朔州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暂停全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的通知》,要求全市所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一律停止线下活动,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可以依法依规开展培训,各地教育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全面排查整治。

7月10日上午,朔州市朔城区教育局召开暂停全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工作部署会。会议要求,即日起,全区所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一律停止线下培训,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线下聚集性活动,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必须依法依规开展培训。

云南省

7月9日,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教育体育局发布《关于禁止校外培训机构暑期开展文化类课程培训的通知》。《通知》核心内容如下:

严禁各培训机构暑假期间招收学生进行学科类培训(含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思政、信息技术)。各培训机构法人是禁止暑期违规办班补课的第一责任人。我局将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对违规办学、变相对抗调查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办学许可证的处罚。

瑞丽全市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全部停课(疫情原因)

7月7日,瑞丽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瑞丽市“7·04”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工作情况。为更果断、更严厉、更科学地阻断病毒传播,瑞丽市已于7月7日0时起,对主城区所有市民实行居家隔离管理。全市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全部停课。除保供超市、农贸市场、医院、药店外,其他经营场所一律停业。因特殊事由离瑞人员必须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按照一事一审批的原则,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审核把关,开具《离瑞放行通知书》,经卡点核查无误后给予放行。

教培行业身处酷暑,却渐入“寒冬”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作为往年最热闹的“宇宙教培中心”海淀黄庄,却静悄悄的。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屡出重拳,整顿教育培训行业,尤其是近年来非常火爆的K12(从幼儿园到12年级即高中)和在线教育领域。

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年以来,全国已经有超过20个省市针对教培行业进行了专项整治行动和出台新的监管政策。尤其是针对学龄前(0-6岁)和学科类的校外辅导班,以及虚假宣传、诱骗消费者、超纲超前教学、学员低龄化等社会反响强烈的问题,进行了力度空前的强监管。

在“宇宙补习班中心”、北京“鸡娃最前线”的海淀黄庄,过去常常排起的堵车长龙,现在确实少见了许多。记者实地走访了黄庄核心区的银网中心、海淀文化艺术大厦、高思理想大厦等,各大培训机构设在这里的一般都是“示范校区”,名师也最多,因此很多家长会跨区到这里上课。

但现在却是另一番景象。以银网中心为例,除了兴趣类培训机构还在正常运营之外,很多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教室都空了出来,门外的通知显示:“正在等待检查和相关部门的复课通知”。

一位培训机构校区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今年1月北京大兴疫情发生之后,海淀区的线下班就几乎都停课了,之后又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线下培训的严格监管要求,从疫情防控到消防安全,从教师资质到资金管理,先机构自查,再等待相关部门审查,批准才能复课。

“海淀区已经分六批允许了几十个教学点恢复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但黄庄区域还一个都没有获批。感觉少儿英语就别想了,K12的学科辅导也悬。”该负责人表示。

记者也采访了几位学生家长,他们表示,线下班停课之后,机构会劝转线上课,而且给优惠。但如果坚持退费,也基本上都能退掉。“现在教委监管很严的,不退费你打教委电话举报,马上就退。”一位家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王婷的女儿原本也在学而思上课,线下班停课之后就转为了线上,但王婷觉得效果很不好。一是伤眼睛,二是孩子经常走神。数位家长都对此表示赞同:“线上课更多是无奈之举,如果有条件,还是希望上线下课。”

“一些培训机构的老师已经开始在私下组织小班,三、五个孩子一起或者1对1,但费用大大提高了。”王婷说,培训机构的大班课一般-元一节,而3-5人的小班则要-元,1对1基本都要千元左右起步。不过,王婷说,身边上1对1的孩子越来越多。“效果确实好,但价格也确实贵,肉疼。”她说。

他们中的一部分会不会都变成更加难以监管的“地下游击队”?海淀黄庄或许会变得静悄悄,但推动教育培训行业健康发展只是一个开始。要想真正解决好校外教育的难题,一方面应该对培训机构加强监管,令其规范运营,避免无序竞争;另一方面,可能也要推出政策“组合拳”。

7月2日,北京市教委对外透露,今年暑假期间,北京市将由各区教委组织面向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的托管服务,适当收取费用,但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此前,上海、武汉等多地也曾试点过类似的爱心托管班。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4767.html
------分隔线----------------------------